概述
港口气象站恶劣天气潮汐物联网一体化设备用于监测港口区域气象要素的设施,通过对港口及周边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包括潮汐,波浪,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能见度等。为港口运营、船舶航行等提供气象保障。
现代水位在线监测系统正逐步与气象站、海流计、视频监控等其他港口监测设备实现数据互通,构建起立体化的港口安全监测网络。通过数据融合分析,系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通航环境风险,为港口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决策支持。在台风、风暴潮等天气事件中,该系统收集的实时水文数据成为制定船舶疏散方案的重要依据。
港口气象站恶劣天气潮汐物联网一体化设备监测要素
- 常规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潮汐,波浪,能见度等。
- 特殊气象要素:部分港口气象站还会监测海浪、海流、潮汐等海洋要素,以及盐度、空气质量等相关指标。
设备构成
- 传感器:如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负责采集各种气象要素数据。
- 数据采集器: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存储,可手动设置采集间隔、阈值等参数。
- 通信设备:通过4G/5G、卫星通信、以太网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气象中心或相关用户终端。
- 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市电、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光互补等方式供电,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及各种气象产品。
选址原则
- 代表性:能准确反映港口及周边区域的气象特征,一般选在港区、锚地、进港航道等区域及周边。
- 视野开阔:观测场地对应航道海面方向基本无障碍物遮挡,以保证气象要素观测的准确性。
- 地势合适:在海岸建观测站应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潮位;在码头附近建观测站,海拔不低于港区码头作业面高度。
- 避免干扰:远离移动通信基站、高大构筑物、热源及太阳光反射强烈等对气象要素产生干扰的地方。